导语:在中国传统家居空间中,充分体现了“和谐”的伦理思想,实现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融洽的人际关系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往来实现,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邻里关系等。通过家庭成员的多元化交往方式促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减少人际矛盾,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达到“人伦之和”。
一、了解住户的空间伦理需求,在装修设计过程中,实现和谐的人伦关系
无论是妻子、丈夫,还是小孩,都希望空间的安排能够体现尊重其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性需求,实现自我的价值,满足个性化的空间功能。但同时也渴望家庭的整体和谐。根据该家庭成员共同需求以及个性化特征,创建3口之家共同需求的空间功能,增强家庭成员的交往,使小孩可以有与父母一起放松的功能,如亲子之间共同爱好的养鱼、健身、休闲等功能,来增加家庭成员的共同语言与交集。
同时也能满足个性化自由而不损害家庭和谐的功能空间,如在家居空间中安排各自独立的个性化卧室等。夫妻之间,希望通过空间的设计,能够促进彼此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使彼此能够相互理解。亲子之间,父母希望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如通过开放性学习空间设计,影响孩子主动学习。
同时小孩也希望有足够让父母陪伴自己休闲娱乐的多元化交往空间场所。邻里之间,希望通过空间的改善能够促进彼此之间有更多的交往机会,实现邻里友好关系。最终,通过空间的改善为父母与孩子、夫妻之间、邻里之间创造更多的情感沟通与交流的机会,从而打造出温馨的家庭,实现和谐的人伦关系。
1、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依据空间设计伦理原则及方法,并结合实际调研分析,对空间结构与布局进行调整。根据家庭成员的交往需求,在原有的基础上,打破封闭的公共空间形式,将厨房空间与餐厅空间开敞一体化,形成餐厨区、学习工作区、榻榻米与健身房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家庭内部休闲公共空间,目的是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建立频繁的互动与交流。
此外,还设置邻里休闲区,如休闲走廊、门厅,加强邻里之间的交往。其次,重新调整部分私密性空间结构,提高夫妻之间、亲子之间、邻里之间的独立性需求。主卧室里安排相互独立的功能区域,除睡眠休息外,增设独立的洗漱区、洗浴间和衣帽间等。同时,也为维护小孩的独立性需求,设置独立的洗浴间。然后,对卧室门口位置进行了调整,以增强个体的私密性需求。
2、功能设施与家具陈设
基于家居空间的伦理设计策略及方法,对空间功能设施与家具布置进行了调整。首先在家庭成员对情感沟通交往功能的需求下,增加家庭成员需求的娱乐休闲功能设施,如健身设施、观景鱼池、休闲卡座等,体现人们休闲与放松的需求。
其次,提高个性化的功能设施,打破以往空间中老套的家具陈设方式。在客厅中去沙发电视墙,增设学习区、品茶区。卧室里,增设休闲独立衣帽间和洗浴设施。餐厨区,使家务与休闲功能设施一体化等。
二、了解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各个空间做到相互连通,促进住户的情感交流
1、工作区、健身房、餐厨区是家庭内部成员的公共情感交往空间
空间以开放式的布局呈现,各个空间相互连通,没有实体墙体的封闭,家庭成员之间可以频繁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增强了家庭成员的情感交往需求。空间功能方面,依据该家庭成员共同的喜好和独特性,安排了学习工作、烹饪就餐区、健身区。
厨房和餐厅成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家务活动中心,以休闲式的卡座、吧凳的家具形式供人们休闲与放松。既体现了与家人一起烹饪、就餐的功能,还增加了看电视的功能。这样,吸引了家人一起到厨房和餐厅中来,增强了家庭成员的密切互动。
工作区与榻榻米连为一体,家具以沙发、书桌与书柜、画架等展现,满足小孩与父母共同学习的需求,体现了该家庭的独特性与个性化设计。书柜上的黑板是家庭辅助小孩学习的小天地。而不再是传统电视墙与沙发的布局形式,颠覆了单一的传统功能。
同时,榻榻米健身房是提供大人和孩子之间的休闲娱乐与情感交流的共享功能场所,它能够进行瑜伽、跑步等活动。一家人既可以在此工作、学习,也可以慵懒地躺在沙发和阳台上晒太阳、看风景,与家人一起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这样也使孩子与主卧室中的父母取得了联系,打破了以往空间中的封闭性。
2、门厅与走廊空间
其次,在设计中,把门厅与走廊作为邻里之间的娱乐休闲和放松的空间,两者之间呈现半开放式结构。首先,走廊作为公共活动空间,布置了盆栽、秋千吊椅、休闲座椅等娱乐设施,除了体现以往的交通功能外,还可以使邻里之间在此放松、休憩与闲聊。
其次,连接走廊的是门厅。门厅的大门为半开敞式呈现,空间以休闲卡座、鞋柜、、莲花鱼池等功能设施为主。除了换鞋功能外,还起到接待邻里的作用,人们可以在此喝茶、聊天、观景、逗鱼等娱乐活动。同时,门厅的接待功能还能起到家庭室内隐私的保护作用。
三、了解私密性空间的设计,以个性化独立与自由为原则,满足实际需求
1、小孩房
小孩房在设计中,以个性化独立与自由为原则,空间结构相对独立、空间功能具有个性化。其位置安排在户型的中间位置,近距离的餐厨区和厕所,体现了对家庭中幼小对象的关爱。从卧室门口到内部的功能设施体现了该小孩年龄阶段的需求,满足小孩个体的归属感。
空间功能设施除了睡眠休息、学习、储藏等基本需求外,还内设洗漱间,而且功能设施相对完善,保障了小孩的个体独立需求。同时,空间功能和装饰风格按照小孩的喜好进行设计,还布置了较为宽敞的娱乐玩耍区,满足小孩个性化的需求,便于培养小孩健康的人格。
此外,在满足个体的独特性与私密性需求外,空间中还体现了父母与小孩交往的功能设施,如嵌入式的休闲卡座设置、高低床,是为增强父母与孩子面对面的交流而设计。
2、厕所
卫生间设置为一个,就近小孩房,目的是更多地体现对小孩特殊性的关照。空间功能以如厕为主。厕所仅安排一个,首先是能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其次是厕所空间数量的减少,能够扩大其它空间的功能需求。厕所中的功能设施体现了家庭所有成员的需求,是一种平等共享的功能设计。
3、主卧室设计
主卧室是夫妇俩独立的空间场所,以增强私密性与满足夫妇俩情感沟通的设计为主。主卧室入口设置在健身房中,从阳台出入。空间与健身房相互连通,促进了夫妻之间的情感互动。
同时又相互独立,这样的空间结构保障了小孩与大人之间的私密性需求。此外,主卧室内部功能相互独立,有独立的衣帽间、洗浴间、洗漱区、睡眠区,满足了夫妇之间彼此独立性的需求。在装饰风格和功能使用上,体现了夫妇俩共同的喜好。
结语:通过对空间结构与布局、功能设施与家具陈设等伦理表达,改善空间中的伦理问题,打造一个具有家庭所有成员共同需求的公共空间环境氛围,创造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多元化情感交往的娱乐休闲功能场所和有助于实现个性化价值的独立性与私密性的空间环境,营造一个和谐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邻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