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文人书房陈设独居匠心,直观再现了挥毫

中国古代文人无不重视书房的设置,尽管各自经济状况迥异,但皆讲究书房的高雅别致,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据传世于今的大量明代刻本的绘画插图及明代文人绘画中,可以看到当时文人书室雅斋内部的陈设。那么,明代的文人书房里究竟具有哪些陈设呢?这些陈设体现了明代文人注重生活空间的哪些标准呢?

配图一

沈津为《长物志》写序说:“几榻有变,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这是对文人居室陈设的评价,也表达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在这样的静室雅斋里读书评史、下棋对弈、吟诗作画、抚琴待友、烹茶款客……使精神得到超脱,陶然心醉。

配图二

明朝书房,文人士大夫更崇尚高雅,讲究品味,不仅长于绘事,而且对于书房的陈设布置格外重视,皆讲究书房的高雅别致,布局格调独具匠心,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八大标准:

一、宜明静,不可太敞

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里这样描述他的书斋环境,“书斋宜明静,不可太敞。明净可爽心神,宏敞则伤目力。窗外四壁,薜萝满墙,中列松桧盆景,或建兰一二,绕砌种以翠芸草令遍,茂则青葱郁然。旁置洗砚池一,更设盆池,近窗处,蓄金鲫五七头,以观天机活泼。”

配图三

二、有植物花草

唐代刘禹锡中有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窗外四壁,应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两盆。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旺盛之后自然青葱郁然。

配图四

三、养鱼

书斋平时洁净幽雅,须尘无染。旁边放洗砚池一个,更应设一盆池。靠近窗子的地方,养锦鲤五七条,以观其自然的生机与活泼。

文人雅士在这个属于自已的小天地里,闲倚床榻览古籍,挥毫泼墨绘丹青,或约上三五同好,齐聚雅斋,摩挲古鼎,品鉴古画,或抚琴弹奏清曲一首,逍遥自乐,以终天岁,不虚此生。

配图五

四、书桌与文房四宝

传统的明代书房陈设是:“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炉一,用烧印篆清香。冬置暖砚炉上。壁间挂古琴一,中置几,如吴中云林几式最佳。……上奉乌斯藏佛一,或倭漆龛,或花梨木龛居之。否则用小石盆一……几置炉一,花瓶一,匙箸瓶一,香盒一……右列书格一,上置周易……各若干轴,用以充架。”

在书斋中设长桌一张,古砚一方,旧铜水注一只,旧窑笔格一架,斑竹笔筒一个,旧窑笔洗一个,糊斗一个,水中丞一个,铜(或石)镇纸一条。

配图六

五、榻、几各一张

明代著名的藏书家胡应麟的藏书之室自称为“二酉山房”,书房的匾额由黎惟敬用古隶书题写。书房之中,除藏书外,只有一榻、一几、一博山、一笔、一砚、一丹铅之缶而已。每当亭得深夜,坐榻隐几,焚香展卷,就笔于砚,取丹铅而雠之,倦则鼓琴以抒其思,如此而已。书房雅致生活,于此可见一斑。

榻旁放小几一张,上放古铜花尊或者哥窑定瓶一只,有花的时候将瓶里插满鲜花以收集香气,平时则将蒲石放在上面以收集清晨的露水,使眼目清爽。或者放鼎炉一个,用来焚烧印篆或燃香,冬天放暖砚炉一个。

配图七

六一把禅椅

“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在明代文人手中,书房变成了一个兼及修身、怡情和养生的美好天地。

禅椅造型简练利落,比例和谐适度,构造精巧绝伦,予人朴素大方之感。因其彰显的高洁清雅气质,深受明朝的知识分子阶层厚爱。在书斋这样的清幽之处,一把禅椅,旁边摆一拂尘、一棕帚、一竹铁如意,静坐参禅,修身养性。

七、文玩装饰

书房室内的家具器玩陈设,最能体现文人的精神内涵。他们崇尚自然,讲究“精雅”,对于起居坐卧之具亦颇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