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熠发光明清家具金属饰件装饰

明清家具研习社

研习君语

于古典家具,大家通常关心它的是材质、工艺、造型以及价格等,对于上面的“铜活儿”往往忽视了,虽然说这些金属饰件装饰只是配件,但它也的的确确是不容小觑的点睛之笔,因为它既是一件家具的脸面、同时也是一件家具最聚精气神儿的地方。

金属饰件的装饰功能是以它的实用功能为基础的,大多有各自的艺术造型,常结合家具的具体风格以一些简洁优美的几何状或寓意吉祥的图案装饰。

无论是总体比例,点面关系还是安装位置都经过精心地构思,不仅对家具起到进一步的加固作用,同时也为家具增添了色彩,达到了繁简适度、美观得体的装饰效果。

传统家具的金属饰件,明代早期和民间多用白铜或黄铜制成,晚期至清前期多用红铜镀金,显得异常华丽。

这些光彩夺目的金属饰件,装饰在花梨、紫檀、鸡翅木等色调柔和、木质文理优美艳丽的家具上,造成了质感上、色彩上的强烈对比,给人以美的享受,使金属饰件充满了人情味。

先来认识一下各种金属饰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由两块铜板共同包裹一根圆轴组成,可开可合,故名合页。其造型多种多样,有长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的和各种花边的。

明或清前期黄花梨大方角柜

面叶是在柜子或箱子中间衬托扭头、吊牌的饰件。

面叶由两块或三块组成,通常用两块,或左右,或上下用。如果两门中间加活动立栓,则需加一长条形面叶,俗称。

中间长条形面叶为“面条”

装在箱匣类上盖前脸正中部位的饰件,作用相当于扣吊。

清黄花梨文房箱

箱盖盖好后放下拍子,拍子面上的两个小长方孔正好套在箱子前脸的扭头上,上锁后,箱盖便不能打开。

为上锁而备的饰件,通常在对开的门边上各装一个,如果两门中间有立栓,则在立栓上也装一个。

明黄花梨文房箱局部

扭头中部有圆孔,上锁时,须同时贯穿两个或三个扭头,门便不能打开。

为了便于牵引柜门或抽屉的饰件,较大的器物则用吊环,用曲曲固定在家具的特定部位。

清初黄花梨百宝嵌蕃人进宝图顶竖柜局部

常见的吊牌和吊环形式多样,有椭圆形、长方形、瓶形、磬形、钟形、花篮形、双鱼形等,上面雕刻各式花纹,是装饰性较强的饰件。

曲曲的作用是固定提环和吊牌。

清紫檀福庆有余书案局部

固定提环小钮头为

清初黄花梨雕人物鎏金铜件官皮箱局部

以固定吊牌

眼钱的使用常和曲曲相配合,曲曲下面衬以眼钱,不仅可以防止提环磨损木面,而且为家具平添几分美观。

下的圆形铜件为

包角一般装在箱子的四角,其作用是加强箱子各部榫卯的结合力。

清黄花梨书箱局部

套腿,是根据家具的四足,随形装在足端的铜套,它避免木质受潮和与地面的摩擦,保持器身平稳,延长使用寿命。

明黄花梨顶箱柜局部

金属装饰虽是家具上的配件,却是最提精气神的地方。

一般有素铜活、鎏金、錾花、锤合等装饰方法。

明万曆及晚时期黑漆描金缠枝莲龙纹大柜

鎏金也称为,是自先秦时代即产生的传统金属装饰工艺,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饰件表层,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件表面而不脱落。

乾隆以后,随着家具造型的由简入繁,家具上有了更多的晶亮夺目的鎏金装饰。

清十八、十九世纪紫檀雕云蝠纹柜连鎏金铜锁

工艺在明清时期十分盛行,是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

清乾隆紫檀雕云龙夔凤纹书箱

金属饰件大都有着各自的艺术造型,因而又是一种独特的装饰手法,不仅对家具起到进一步的加固作用,同时也为家具增色生辉。

铜饰件的制作工艺一般是和。闷制作一般较厚,成型后撮去毛刺,使外观整洁。

二十世纪红木独板大四件柜铜件为

裁制件较薄,厚度不超过1至2毫米,且多是眼钱、吊牌、曲曲、小包角一类的小饰件。做法是用铜片、铜板裁成所需的形状。

清黄花梨文房盒局部包角铜件为

好的金属饰件制作工艺,表面精细光滑,并且边角要圆润,不能有锋利的边角,而且饰件上的图案要精致美观。

交椅是明式家具中金属饰件最多的一种,由于其结构上多弯转起承,所以即便是再紧实的榫卯也不能保证其承重的安全需要,这就需要金属饰件来担当起重要的角色。

明黄花梨木靠背雕螭龙交椅

明式家具上的金属饰件不但有实用性、装饰性,更有其工艺性,看似不起眼,却影响着家具整体的风格和气质。

明黄花梨交椅局部金属饰件采用工艺

明式家具上的铜活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保证家具安全牢固的一个重要部件,因此铜件安装得是否牢固是考量铜活儿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金属饰件的安装手法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平卧法,一种是浮钉法。

是在家具安装饰件的部位剔下与饰件形状、大小、薄厚相同的一层木地,将饰件平卧在槽内。如果金属饰件的边缘有所变形,那么器物表面所剔的部分也会随之变化。

明黄花梨文房箱

铜件的安装手法为

这样在安装后,金属面与木面严丝合缝,再通过打磨达到铜面和木面的完美衔接,摸上去没有一点凹凸感。

这样的安装方法叫平卧法,也就是俗称的。

明黄花梨文房箱局部平卧铜包角

平卧法的安装,对手艺的要求很高,除了要精通铜活外,木工的雕刻也要掌握,因为有的铜件,例如云纹的包角,就需要按圆弧的曲线去雕刻,而且厚薄均等,需掌握在1毫米左右。

浮钉法也叫,它的出现比平卧法晚,大约在清朝以后才有。

清初黄花梨百宝嵌蕃人进宝图顶竖柜局部

合页的安装手法为

这种安装手法,家具表面不起槽儿,只在家具上打眼,将饰件平放表面后用泡钉钉劳,装好后,饰件高出家具表面,与平卧法形成不同风格的装饰,这也就是俗称的。

一般来说,大件的家具采用平卧法,小件的如官皮箱、首饰盒一类,因饰件较小较薄,多采用浮钉法。

明黄花梨嵌百宝提盒

此外,有些厚重的铜饰件、烧蓝饰件和普通铁饰件也用浮钉法,这种厚重饰件正面的边缘加以倒棱,使之显得圆润饱满、光滑平整,加上钉头饰个半圆体,安装后给人牢固敦实之感。

明雕填盝顶宝相花纹文具箱

平卧法与明钉法各有其适用范围,这两种方法安装到位都具有很高的审美效果和艺术价值。

古代家具的断代问题始终是业界和学术界一个棘手的问题,往往一件家具器物断代的距离差别非常大,很难对家具断代问题进行梳理归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①家具带确切纪年款的非常少,断代资料依据缺乏;

②本朝做的超前意识的家具和后朝仿前朝的家具相混合;

③家具制造范围大,全国各地区的风格流派各不相同;

④部分家具的制式造型存在一定的延续性。

对于大件家具断代,需要通过对家具的造型、制式结构以及风化程度、漆灰等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比较才好进行判断。

但是对于一些小器型的家具,它的制式造型不像大件家具那般有太大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看它的金属饰件。

因为小器物本身榫卯就够相对较小,为了加固和美化,大多数考究的小器物都有铜活儿。

明末清初黄花梨书箱

那么铜活在小器物上有什么讲究呢?它对于断代又有何参考价值呢?

一般来说,厚度适中或者较厚,它的年份相对来说较早;反之,铜活较薄的,年份就较晚。铸铜的往往年份要早于熟铜的,白铜的年份要早于黄铜的。

明式家具上的金属饰件像一颗颗小星,在传统工艺美术领域中熠熠发光,它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明式家具这一丰富的文化遗产。

-END-

本期专栏至此结束,共连载六期,以下是其余五期,以飨共享:

美学与力学的完美融合:明清家具结构部件装饰

“交圈”:明清家具线脚装饰

匠石运金:明清家具雕刻装饰

方寸见乾坤:明清家具攒斗装饰

相得益彰:明清家具镶嵌装饰

—让最好的家具,传承有序—

投稿

转载

合作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