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世界的欧式为何被称为中国装饰

中科医院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在全球经济文化融合的今天,中国市场的家居风格呈现多元化,世界各地的艺术风格纷纷涌现。其中,欧式就是一股强劲的力量。但你可知道,被人们视若上宾的欧式风中,有这样一种风格因其深深浸染了中式元素,在欧洲甚至被称为“中国装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年前风靡欧洲,至今浪漫依旧、仍被奉为经典的“洛可可”家居风。洛可可(Rococo)是法文“岩石”(Rocaille)和“蚌壳”(Coquille)的复合文字,意思是表达这种风格多以岩石和蚌壳装饰的特征。它的最大成就是在巴洛克家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优美的艺术造型与功能的舒适效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工艺作品。巴洛克风格室内设计中国风的单词是Chinoiserie,来自法语chinois。18世纪的法国正是“中国热”的盛行的顶峰,遥远的东方带来的不仅仅是精美的瓷器和华贵的绸缎,而且与之俱来的古老国度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和艺术,无不体现着一种潇洒飘逸的高雅的气息。那时,模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成为法国人的一种时尚,那时的人们为了学习中国,连说话都要装模做样的用自以为“天国”的腔调来讲;凡尔赛宫里,一些贵族男女身穿中国服装、面具参加化妆舞会;不懂中国喝茶礼节的人会自觉羞愧,他们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看作是一种高雅的行为。那么中国文化与洛可可风格的家具究竟有着哪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呢?在中国家具未传入西方之前,欧洲家具大多数是直线型,直线靠背直线角式。当柔软舒展,线条柔美的中式明式家具传入后,欧洲人立刻被这种突出的外形家具所迷惑,于是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等迅速采纳了中国的三弯腿,弧形扶手,弧形靠背等曲线设计,中国家具柔软弧形的设计,替代了他们家具中的直线装饰。友联为家三弯花几(左)洛可可风写字台(右)讲到洛可可,蓬帕杜夫人(MadamedePompadour)是一位不得不提的人。她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她成了洛可可风尚当之无愧的主导者和推动者,并将这一漂亮、雅致又罗曼蒂克的艺术风格和生活方式吹遍全欧洲。洛可可风格代表了以蓬帕杜夫人为首的贵族女性的审美品位,自此,18世纪30年代一直到大约60年代的欧洲,实现了从男性化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向温婉秀丽女性化的洛可可风格的完全转变。她对凡尔赛宫进行了洛可可式的装饰,还雇佣时尚装饰用品经销商把中国式花瓶变成了带有洛可可镀金青铜手柄的花瓶状水罐。很多家具的腿脚部分:桌脚、椅脚、床脚都采用“中国式”鼓腿形式,脚底由球形收起。它们甚至采用中国髹漆方式装饰椅子全部或者局部,十分精彩。洛可可风格家具排除了巴洛克厚重、庞大的造型及装饰,以模仿贝壳外形的波浪曲线为主,更注重体现曲线特色,追求优雅和华丽,形成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家具设计风格。洛可可更多的使用了植物图案,钟乳石,卷轴,叶板型装饰,奇异风格图案和花卉或动物图案设计。材料方面,当时大批引进中国、日本的漆绘屏风,并发明将屏风切割、压平,用来制作法式家具的门板,再用铜镀金、银,装饰家具线脚,形成一种中西合壁的独特风味,是当时最受欢迎、最昂贵的家具,红色漆又比黑色漆罕见,是极品中的极品。因此,后期为了节约成本,在中式漆绘基础上发明了法式漆绘。法国18世纪中国风漆柜中国漆器法式漆绘模仿昂贵的中国漆绘此针线桌的形制与中国明式家具里的几颇为相似洛可可时期和中国清前期重叠,当时中国明清古典家具的一些造型、装饰特色,对洛可可风格家具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19世纪法国路易十五风格仿中国彩绘漆面抽屉柜受中国家具中黄铜配件的影响,洛可可风格的家具也大量使用了黄铜金属配件作为装饰。不仅如此,中国的山水画等装饰也不断出现在这个时期的家具中。此图为大约年法国路易十五晚期风格五斗橱中式山水画的特征非常显眼“有什么国度这样引人遐思呢?只有中国,我们西方艺术受中国之赐可谓多矣,那影响是多方面的,没有中国,我们的文明决不能臻于今日的境地……。”法国时装大师伊夫·圣·洛朗先生就曾这样说过。友联为家-法式蝴蝶型餐台洛可可家居风是历史长河中中式文化输出的冰山一角,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像一座宝库,值得每位国人去深度学习和挖掘,宣扬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更要文化自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9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