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由于历史短暂,至今还没有发现秦朝家具遗迹。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也是一个厚葬之风鼎盛的时期。“侍死如侍生”,对待死去的人,死后如同在世一样对待,人死以后将他生前用过的、喜欢的东西一起下葬。秦朝之前,特别是努力社会,这种厚葬之风十分盛行,陪葬物包括侍从、车马等。秦朝以后见不到随葬人马现象,但金器、玉器、酒具、食具等仍是主要随葬品。大量的汉墓壁画、画像砖、画像石、汉明器出土,为我们提供了当时上层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丰富的历史资料。
汉代起居方式仍是席地而坐,但开始向床上坐卧演变,出现了榻。这一时期家具类型有席、床、榻、几、案、屏风、柜、橱等。
汉代上层社会的厅堂,常常设置幄帐,借以避风、防寒、承尘。这是一种别具特色的家具,幄帐的帐本身就是带有铜饰、漂亮的铜制艺术品。
汉代漆器在春秋战国漆器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无论原料品质还是漆器工艺都达到一个新的顶峰。
我国出土了大量汉代的屏风、灯具,其品种繁多,工艺水平极高。
汉代家具种类
一、幄帐、承尘、壁霎
(一)幄帐
汉代,特别是南方,建筑物的门窗一般只是门洞或窗洞,即使有窗棂,也没有纸或玻璃。为防止风寒,保暖起见,上层社会厅堂往往设置一种幄帐,其造型类似四阿式小屋,它由帐与帐幔组成。《释床帐》中记述:“小帐曰斗帐,形如覆斗也。”
(二)承尘
汉代建筑尚无平棋或后世天花板之类装修,为防止灰尘沾染,常在屋顶吊一方框,并附以帐幔,人们称之为承尘。承尘既可用以防尘,又是一种装饰物。
(三)壁霎
帐幔、承尘上的装饰物——壁霎。壁霎一般由各种造型的玉雕品与丝绳编织的各类造型组成,是当时流行的装饰物。
二、席、镇、榻、床
(一)席
席一般由芦苇、蒲草、莞草编制而成。汉代作为坐卧具用席,一般四周都要用布、锦等织物缝成“席缘”,既起加固作用又起装饰作用。汉代席有单人席、双人席和多人席多种规格。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封建社会,席的规格和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讲究君臣、尊卑、主宾、长幼之别。不同地位、不同等级、不同年龄的人,席的用料、装饰、加工,以及席所摆放的位置各不相同。现在日本、韩国仍保留着席地而坐的习俗。
(二)镇
汉代室内地面铺设筵席。为防止筵席的四周起翘,上层社会往往在席的四角各放置一个“镇”。东汉王逸注曰:“以白玉镇坐席也。”镇,常常用玉石、琥珀、鎏金、铜等贵重材料制作,以俯、卧动物形象为题材,如虎、豹、鹿、熊、蛇、龟等。镇既有功能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其体量在5至10厘米。
(三)榻
汉代床与榻没有截然区别,均为坐卧具。榻体量较小,床体量较大,故有“三尺五曰榻,八尺曰床”的记载。汉代榻的类别有独坐榻、带几榻、承尘下坐榻、双人榻。
三、案与几
(一)案
从汉墓出土的案明器实物来看,案由木质、铜质、陶质等材料制成,造型有长方形、圆形和异形多种样式。有的没有腿足,只一个案面,有的有腿足,但很矮,高在10厘米左右。汉代随着工艺科技的发展,案的种类样式和做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案的种类有陶案、方腿圆足案、蹄足案、食案、无足方案、兽足漆案、翘头案、两用漆案、五重案(阁)、太阳纹案、陶圆案、弧面旋纹案、牛虎铜案。
(二)几
这一时期出土的几,除凭几外,多为陈放物品用的几。几的种类有雕漆几、曲足几、龙形曲足几、波浪形曲足几、重几。
四、柜
柜是盛放物品的器具,也是这一时期发现的家具新品种。柜长方形,有四足,顶部有盖,并有暗锁、乳钉,后世衣箱是由它演化而来的。
五、屏风
汉墓出土了大量屏风,它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种大体量家具。汉代屏风分立屏与折屏两种,立屏只有一扇,折屏为双数,多为4、6、8、10、12扇。屏风由屏体与屏座组成。屏体四周由木料做成框,中间镶板或蒙丝织物,在上面用漆彩绘云气、几何图案等纹饰。屏座用木料、石料或金属制成。汉代帝王宫廷、贵族豪宅屏风,常用琉璃、云母、玉石等珍贵材料。汉代屏风的种类有八扇折屏、彩漆屏风、玉雕座屏。
六、衣架、灯具、镜台
(一)衣架
衣架是搭放衣服的器具,一般由底座、立柱、搭脑、撑等构件组成。汉墓出土的衣架,它由一根搭脑、一根横撑、两根立柱、两个底座组成。搭脑两端出头,两根立柱坐立在拱形墩座上,一根横撑将两柱连接在一起。此衣架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衣架,它的造型一直影响到明清两代。
(二)灯具
灯具是从食具中的豆演变而来。目前出土的汉代灯具种类繁多,有豆形灯、人形灯、动物形灯、多枝灯、人形座铜灯、鎏金长信宫灯等。
(三)镜台
镜台是最早的化妆台,也说明了女性爱美之心,从古至今,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