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概述明清家具常见的装饰花纹

中科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w/

#家具是布置居室殿堂必不可少的器物,它既有使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一件家具如果施以各种做工精细的装饰,不仅给人以美观华丽的外表,还可以根据装饰花纹的含义,让人们在心理上和精神上也得到满足。家具的装饰花纹,体现着民族思想观念、民族道德观念和民族的行为模式、审美情趣等,与民族的艺术、道德、信仰、风俗和生活习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家具上装饰花纹早在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就已经具有了很高的水平,再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家具的装饰花纹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花纹的范畴也形成了图腾、花卉、山水风景、几何图形以及神话故事五大类,接下来就分别介绍一下。

清红木仪仗清风龙头交椅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图腾纹装饰,图腾纹装饰包括:

一、龙纹。

龙,自古为华夏民族崇拜的图腾,被尊为华夏之神。传说龙为麟虫之长,能兴云雨、利万物,使风调雨顺、丰衣足食,故为四灵之一。后来用以比喻君主,历代皇帝都以真龙天子自居,认为自己是龙的化身。因此,用龙纹装饰的各种器物为皇帝所专用。常见的龙纹有:

1、龙头呈正面形象,龙身盘绕在周围的称为正面团龙,或者称正龙;

2、龙头侧面向上,龙身及尾在下的称为升龙;

3、龙头在下,龙身及尾在上的称为降龙;

4、龙头前饰火珠,身尾随后,四爪作行走状的称为行龙或者赶珠龙;

5、龙身盘曲不规则,并伴有海水的称为戏水龙;

6、伴有云纹的称为穿云龙;

7、有一老龙在上,一或者二小龙在下的称为“苍龙教子”,寓意教子升天;

8、有的云纹不遮挡龙身,只起陪衬作用,中间一火珠,二龙相对嬉戏,这种图案大多称为“戏珠龙”或者“二龙戏珠”。

在明清两代的宫廷家具中,无论是床榻、桌案,还是椅、凳、几、架、箱、柜、屏风等,用龙纹作装饰的最具有代表性。从明清两代各个时期的龙纹对比来看,明代的龙纹大多雄劲有力,细脖,头略小,龙发多从两角间前耸,呈怒发冲冠状,张口,龙眉向上,龙爪的五指呈轮状;明代末期,龙身的姿态没有大的变化,但龙发已经变为三绺。进入清代以后,龙发已经不上耸,而是披头散发,龙身也渐渐粗起来;到清乾隆时期,龙眉朝下,龙尾加长,龙爪出现四指并拢的形状;再晚的龙纹,姿态呆板,龙鼻也大起来,俗称肿鼻子龙。

龙在历代传说中还是祥瑞的象征。龙纹还常和凤纹组合在一起,寓意“龙凤呈祥”,象征美好,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一种龙纹。还有一些取材于古铜器上的龙纹,比如:

1、夔龙,神话中的兽名。传说黄帝时诸候于东海流山得奇兽,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成风雨,目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名曰“夔”。黄帝杀之,取皮蒙鼓,声能传至里。

2、螭龙,神话传说中的水神,一曰雌龙,一曰龙子,无角,又名蛟龙、蛟螭。

3、蟠龙,龙未升天曰蟠龙,亦指龙子。另外,盘曲回环的龙纹也被称为蟠龙。

4、虬龙,一种有角的小龙。

团凤纹

二、凤纹,凤凰为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在皇宫内喻为后妃之象,以凤纹作装饰的器物大多为后妃们所专用。历代又以凤为瑞鸟,人们认为它是羽虫之中最美丽的。其形象为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鹳额、鸳腮、龙纹、龟背、燕颔、鸡喙,五色俱备。飞时百鸟相随,见则天下安宁。传说凤鸟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礼泉不饮。有圣王出,则凤凰现。其中雄为凤,雌为凰;雄雌同飞,相和而鸣,遂以“凤鸣朝阳”喻高才逢时;“鸾凤和鸣”,为祝人婚礼之辞。

清木雕蝙蝠纹

三、蝙蝠纹,一种传统寓意的纹样,蝙蝠非鸟非鼠,而是一种能够飞翔的哺乳动物。在我国传统的装饰艺术中,蝙蝠的形象被当作幸福的象征,传统习俗经常以“蝠”谐音比喻为“福”,并把蝙蝠的飞临寓意为“进福”,希望幸福会像蝙蝠那样自天而降,以此组成吉祥的图案。最常见的图案当属五福捧寿,通常所言的五福分别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纹饰通常用五只蝙蝠围着一个团寿字,寓意“五福捧寿”。

清黄花梨云纹花片方角柜

四、云纹,云纹大多象征高升和如意,应用比较广,大多为陪衬图案。形式有四合云、如意云、朵云、流云等,通常和龙纹、蝙蝠、八仙、八宝纹结合在一起。

#明清红木家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7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