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收藏拍卖杂志)
“南海一号”沉船考古出土了一件特别精美的漆器,在水下历经八百年仍密封完好。漆器自古以来便被用于防水防潮。茶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商品,在18世纪风靡英国。但茶叶不易储存,容易受潮变味。聪明的商人利用漆器防水防腐的特性,将其作为茶叶罐,并内嵌锡制盒,方便茶叶储存。
清朝以降,广州商人利用本地广式家具、髹漆工艺的优势,与当时欧洲流行的洛可可风格相结合,生产出了大量的外销黑漆描金漆器。尤其是黑漆描金茶叶盒,充分利用了漆器的防水功能,又适应了当时欧洲中上层的审美风尚,实现了装饰效果和实用价值的高度统一。这些黑漆描金漆器不仅见证了广州外销品的发展历史,更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01
来自中国?日本?何为“黑漆描金”
谈到中国古代漆器的生产制作,就不能不提到其中最为重要的文献资料——《髹饰录》。《髹饰录》中较为详细地记载了中国古代髹漆工艺中原料、工具、种类、技法等等的基本信息。关于“黑漆”,《髹饰录》中提到,黑髹又叫乌漆、玄漆,都是黑漆,以正黑为上,有揩光和退光两种。
书中记载,髹黑漆是漆器制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工艺。揩光如黑玉,发亮;退光似乌木,发黯。王世襄先生进一步解释,揩光和退光的区别在于用漆不同和是否搓磨。揩光用透明漆,上漆后不搓磨。退光用退光漆,上漆后需要搓磨。
同文行漆木茶叶箱
图源: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根据《髹饰录》记载,描金又叫“泥金画漆”,在朱地或是黑地上都可以,一般描绘山水、翎毛、花果、人物故事等的纹样,相关技法有:细钩、疏理、黑漆理、彩金象。王世襄先生这些技法进行了阐释。“细钩”是在花纹上用漆勾。“疏理”是在花纹上刻划出纹理。“黑漆理”是在金色花纹上用黑漆勾出纹理。“彩金象”则是用深浅不一的金箔进行粘著。
中国漆艺不仅在本土发展,还流传到海外,深刻影响了日本漆器的生产。日本莳绘源于中国,至晚在隋唐时期传入日本,于当地进行本土化发展,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清朝时日本莳绘重新传入中国,清宫造办处档案中将其称为“倭漆”“仿倭漆”。自此,日本莳绘漆艺技法的传入又重新影响了中国的漆器制作,特别是清宫漆艺。
清黑漆描金松竹纹四层方匣
图源:北京故宫博物院
02
广式黑漆描金家具与洛可可风
明代是中国家具发展的黄金年代,当时苏州、广州、扬州等地都是重要的家具制作中心。自乾隆二十二年广州一口通商以来,广州十三行作为政府专营对外贸易的机构发展到巅峰。在这个背景下,广式家具大量出口,这些外销家具中又以描金漆器最受西方人青睐。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中西方贸易往来。欧洲人把时兴的洛可可风带到广州。广州匠人将其融入到家具生产中,生产出了一批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洛可可风格的家具。外销到欧洲的广式家具一般有两种出货方式,一种是由行商出样,外商直接订购;一种则是由外商出具图样定制。这就意味着广式家具在交易过程中能充分与外商进行沟通,并根据他们的需要改造家具制品。
洛可可装饰风格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采用非对称式结构、C形、S形、波浪形或旋涡形的曲线,以贝壳、海浪、珊瑚、树枝等作为装饰,整体造型生动活泼、充满动感,代表了没落贵族享乐主义的审美情感。
洛可可风格家具
图源:英国VA博物馆
十九世纪早期法国洛可可风铜鎏金壁炉钟
图源:中国嘉德拍卖
广式家具与洛可可风的结合,其一直接迎合了欧洲贵族的审美,其二表现了在追求经济利润之下,广州匠人对外销漆器制作工艺的调适。这种调适首先表现在家具等工艺品的造型上。家具的构造样式以曲线作为基调,追求线条流畅柔婉,多以C形和S形曲线处理家具轮廓,表面装饰十分精致繁复。在图像装饰上,洛可可风格中常用的贝壳、卷草等的纹样也出现在家具中。“满大人”“制茶图”等充满东方想象的图景也被描绘在其中。
出口到欧洲的黑漆描金家具种类多样,不仅有壁橱、桌子、屏风,还有游戏盒、针线盒、女红桌、茶叶罐等。十九世纪时,洛可可风中的曲线、卷纹等典型元素在广式家具中被广泛运用。同时,这种装饰技法,更突出了黑、金两色的对比效果,更添异域风情。
19世纪黑漆描金庭院人物故事龙纹大屏风
图源: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19世纪黑漆描金庭院人物纹三层棋盘桌
图源: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清末黑漆描金人物纹八角游戏盒
图源: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清黑漆描金女红桌
图源: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03
茶叶罐:华丽与实用的统一
相较于存世量巨大且发展序列较为完整的瓷器而言,判断髹漆家具的年代较为困难。丁文父认为除了出土依据外,目前作为断代公认最有效的依据主要还是年款和风格。随着时代变迁,漆器的风格也会为迎合当时的审美而改变。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广式外销漆器和欧洲洛可可风的结合上。
尤其是茶叶盒,中国传统就有在海上运输中使用漆器木箱保存茶叶的手段。但这些漆木箱以实用为目的,因而在花纹上尽可能朴素。直到清中期,茶叶盒与洛可可风格相结合,使用黑漆描金技法装饰器身,它的审美文化功能逐渐凸显。换句话说,这类黑漆描金茶叶盒的出现本身就是洛可可风传入中国的直接体现。茶叶盒上的黑漆描金技法使得整件器物奢华异常,刚好迎合了当时欧洲流行的洛可可风尚,配合时价高昂的茶叶,我们可以想象到欧洲中上阶层的饮茶热潮。
茶叶盒一般与锡器相配、带锁,形制多样。内置锡胆数量不一,有单一的茶叶箱,也有两个或是三个茶叶罐。19世纪30年代以前的茶叶漆盒以相对瘦高的八边形为主。在这之后一直到19世纪后半叶的茶叶漆盒则发展成相对矮平的八边形或长方形,其设计风格更为华丽,甚至在盒子底部装饰有龙爪形状的底座。
下图几件的茶叶盒除了第一件造型瘦高,其余都是扁平的长方体形状。这几件长方体形状的茶叶盒为洛可可风典型的曲线造型,纤细柔美。其上以描金、填金技法满饰器身,并绘制花卉、人物,极尽奢华。为满足欧洲人对神秘东方的想象,盒身上甚至绘有售茶、制茶、运茶的图像。
十八世纪内锡外黑漆描金人物故事八角形扁茶叶盖罐
图源:广东省博物馆
十九世纪黑漆描金售茶图茶叶盒
图源:广东省博物馆
十九世纪描金漆器制茶图双联罐茶叶盒
图源:广东省博物馆
十九世纪黑漆描金广州市王广兴款茶叶盒
图源:广东省博物馆
清中期黑漆描金人物花卉纹内锡罐茶叶盒
图源: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清末黑漆描金彩绘人物纹锡胆茶叶罐
图源: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起初茶叶的外销量少,供不应求,价格昂贵,只有贵族、富商才能享用。因此这些茶叶盒上一般带有配套的锁,来防止偷盗行为的发生。《英国茶叶社会史》记载,女主人出门办事都要随身携带茶叶罐钥匙。以防茶叶被家中仆人偷偷饮用。
这些来自中国的物品不仅满足了欧洲人猎奇的心理需求,更是一种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在当时欧洲上流阶级家中甚至有专门用于摆放和展示中国物品的场所。通过这些器具,中国元素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参考文章
[1]《清代广式家具》
蔡易安编著
[2]《髹饰录解说》
王世襄
[3]《中国古代漆器》
王世襄
[4]《中国古代髹漆家具十至十八世纪证据的研究》
丁文父
[5]《清代广产的外销描金漆器》
何振纪
[6]《乾隆时期内廷的漆工艺》
嵇若昕
[7]《清代外销茶叶漆盒源流考》
陈轩
图片|中国嘉德拍卖、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英国VA博物馆
(本文转载自收藏拍卖杂志)